韓梅鄒芳剛(江蘇省農林廳) 轉基因抗蟲雜交棉棉苗生長快,橫向生長優勢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優勢明顯,干物質積累多,抗蟲性強。單鈴籽棉重,皮棉產量高。其高產栽培的關鍵是促進生長中心及時而且質量地轉移,即在適當降低密度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抗蟲雜交棉的生育特性,建立“高、強”源,在形成壯株基礎上,進行合理調控,進一步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經濟器官的干物質積累量,從而達到高產的目的。 1 培育壯苗 1.1 播前準備 冬前耕翻苗床,施足基肥。精選棉種,搞好藥劑拌種和浸種防苗病工作。大缽育苗,一粒一缽,單粒播種。用好苗床除草劑,雙膜育苗。施足基肥、澆足底墑水,為播種出全苗和穩健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1.2適期播種 轉基因抗蟲雜交棉在江蘇沿海地區育苗移栽的播期略遲于常規棉花品種,以4月份播種為宜。主要根據當地5cm地溫穩定通過14℃的日期來確定適宜的播期。適時播種對棉花的生長發育、產量都十分重要。據試驗表明,轉基因抗蟲雜交棉的成鈴時衣分主要受播期影響,但總鈴數所受影響不大;播期對轉基因抗蟲雜交棉的單株結鈴性、正常吐絮的棉鈴單鈴重沒有影響,但對棉花籽棉產量有影響,隨著播期的推遲,衣分下降,霜前花率下降,對皮棉產量亦有不良影響。 1.3播后管理 轉基因抗蟲雜交棉在50%棉種頂土時揭去苗床內的地膜。齊苗后利用晴暖無風天氣的中午前后,由下風處逐漸揭膜,曬床散濕,同時噴藥防治棉病。5月上、中旬移栽前5~6d,晴天的晚上通風口不封閉,開始煉苗。栽前2~3d,晴天可以晝夜煉苗,煉到紅莖過半移栽。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充分發揮個體和群體的生長潛力,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達到早熟、高產的目的。 2.1 密度與干物質積累 轉基因抗蟲雜交棉不同密度處理的干物質積累動態表明,開花前不同密度處理問干物重差異較大,花鈴期差異趨于縮小。試驗結果還表明,生物學產量隨密度增加而提高,而當密度達到一定值后,密度繼續增加,生物學產量提高較少。就生物學產量而言,當密度達3.9萬株/hm2時,即已進入合理階段。 2.2密度與個體和群體發育 不同密度處理的單株成鈴數與密度呈負相關,低密下的單位株成鈴數提高;不同密度處理間株高差異的前期較小,而zui終株高的差距較大,且低密度處理的株高較低。這可能與其單株載鈴量大有關。在群體質量指標方面,果節數和果枝數均隨密度提高而增加,但較高密度處理間的差距相對較小,密度3.9萬~6-3萬株/hm2的節枝比為3.70~4.6l,而低密度下的節枝比在5.00以上;單株成鈴率隨密度的提高而下降,而且峰值出現的時期偏遲,而較高密度處理的葉面積指數峰值出現在開花至盛花之間。 2.3密度與早熟性 據研究,隨種植密度的增加,轉基因抗蟲雜交棉果枝始節位逐漸抬高,果枝和蕾數逐漸減少,以密度3.75萬株/hm2處理果枝始節zui低,果枝數和蕾數zui多,早發性較好;9月3日吐絮率、第1次收花比率、霜前花率隨種植密度增加而逐漸增加,以5.25萬株/hm2處理早熟性。 2.4密度與產量形成 研究結果表明,不同密度處理問籽棉產量和皮棉產量存在極顯著的差異,其中3.9萬株/hm2、5.1萬株/hm2和6.3萬株/hm2三種處理間的產量差異不明顯,但都顯著高于其他不同密度處理。因此,結合生物學產量結果,可以初步明確:抗蟲雜交棉移栽密度達到3.9萬株/hm2左右,較易實現生物學產量和經濟產量的統一,并且保持較高水平。密度過低難以獲得高產,而過高則經濟效益往往會出現負增長。不同種植密度轉基因抗蟲雜交棉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表現在:單株成鈴數和鈴重與種植密度呈明顯的負相關,即隨種植密度增加,單株成鈴數、鈴重逐漸減少,但單位面積內成鈴數隨種植密度增加而逐漸增加;種植密度對衣分影響不大。綜上所述,轉基因抗蟲雜交棉生長勢強,長勢旺,發育快。密度過高則容易形成株問蔭蔽,造成下部棉鈴大量脫落,不利于高產;密度過稀,則不能充分發揮其群體優勢。一般來講,肥力水平較高的田塊,種植密度以3.00萬~3.75萬株/hm2為宜。由于轉基因抗蟲雜交棉具有營養生長優勢,特別是橫向生長的優勢較強,因而必須擴大行距,以減輕行間和株問棉花生長的競爭性,降低田問蔭蔽程度,充分發揮個體生長潛力,形成高質量的群體。一般要求移栽密度比常規品種降低5%~10%。行距視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而定,一般為80~95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