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年,我國很多地區有過量偏施氮肥的現象,部分地區,尤其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和在高經濟價值的作物上,氮磷肥施用過量的現象也較普遍,造成氮素損失嚴重和部分地區土壤磷素積累。加上大量的有機廢棄物沒能有效返回農田,對環境構成了威脅。但是,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了我國的肥料施用必須達到作物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農田生產力持續提高、農村環境持續得到改善的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改進施肥技術,減少氮素損失,提高氮肥當季回收率,提高氮磷鉀等肥料施用的經濟效益。要針對我國農田高強度利用的特點,在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上有突破,在技術研究上有創新,在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的監測和管理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提出如下建議:加強土壤養分循環規律和肥料利用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各種不同的養分在不同的土壤環境中有其*的轉化循環規律,不同養分以有機或無機等不同形式施入農田后,有各自的釋放、轉化、遷移以及被作物吸收、利用和再利用的規律。在農田和區域尺度上,養分的循環供應和作物的吸收利用均有其時間和空間上的特定規律,這些規律將極大地影響肥料的利用效率和損失率。因此,結合我國各地區具體情況,開展相關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是實現土壤可持續利用和施肥的根本需求。
加強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監測等基礎性工作
土壤肥力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肥料效益是肥料資源利用的依據,要長期保障農田的可持續利用和肥料資源的利用,必須在主要農區和主要土壤上加強國家土壤肥力監測基地建設和建立國家肥料效益試驗網,以實時掌握全國和各地區土壤養分和生產力狀況,實時掌握全國和各主要農區主要作物對氮磷鉀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反應和施肥的增產效益,同時借助信息、數據庫、網絡技術等,逐步建立國家和地方不同級別的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監測管理網絡,形成全國性的土壤肥料信息交流和管理系統。
實現平衡施肥,培育養分供應均衡、肥沃、健康的農田
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關鍵是保證作物所必需的各種大、中、微量營養元素的全面均衡供應。由于施肥的不平衡,造成我國不同地區農田土壤養分的非均勻化程度加劇,許多地區氮肥施用過量,效益低,損失嚴重,有的地區磷素也有積累,許多地區存在土壤鉀素和其他營養元素的耗竭和缺乏。因此,在制定肥料管理策略時,一定要針對土壤中每一養分豐缺狀況區別對待:
1)對于土壤中缺乏的元素,要通過施肥補充到適宜的水平,以保證作物增產和培肥地力的雙重目標;
2)對于土壤中含量適宜的元素,要適當補充作物收獲部分帶走的養分,以維持土壤中這種營養元素的供應能力(地力要素);
3)對于土壤中原有儲量豐富或有明顯積累的元素,可以暫時不施肥,以充分利用土壤養分資源,或適當減少施肥量。這樣,通過多年的科學施肥管理,逐漸實現土壤中各種營養元素的均衡合理,培育健康、肥沃、耕層深厚的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