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11月9日-12日,在蘇州舉行的首屆全國“互聯網+”現代農業新技術和新農民創業創新博覽會備受關注。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到“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新技術,更可以前瞻未來農業的趨勢走向。
“聚焦智慧農業新業務、智農前沿新技術、打造產業扶貧新模式”,在科技藍的托普云農展位,“互聯網+農業”技術成果顯著。智慧農業云平臺、農業大數據中心、植保信息化、一二三產融等,憑借前沿的技術成果,吸引眾多農業部門領導、業內專家、農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們的參觀交流。
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一行蒞臨托普云農展位
瞄準“互聯網+”,推出智慧農業云平臺
在“十三五”“互聯網+”戰略提出后,農業部與各級農業部門積極落實“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加快農業信息化發展。圍繞共享開放、信息互通、數據融合等應用需求,國內的智慧農業信息服務商托普云農研發出智慧農業云平臺,為農業生產監測、農產品安全、農業生態監控等提供統一管理與服務。
在智慧農業云平臺的這片“藍海”中,托普云農長期走在*。該智慧農業云平臺以頂層設計方式建成“1+1+N”模式,整合省、市、縣各級涉農資源,形成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幫助推進“省市縣三級聯動”數據匯聚。與此同時,還從zui底端的企業生產過程采集數據,形成數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構建“互聯網+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浙江省農業廳林健東廳長蒞臨托普云農展位
農業物聯網體驗區
“我們智慧農業云平臺重點建設了十一個數據模塊,從生產、監管到質量安全,從產業發展到生態循環到應急指揮,幾乎涵蓋了所有農業重點業務所需數據,對農業宏觀決策具有重要意義”,托普云農董事長陳渝陽談到。在農業前沿技術的同時,托普云農智慧農業云平臺也在加速落地應用。
打造智慧農業生態圈,推動農業整體運營
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農業從單一的模式與種植技術,逐漸發展到集多種新技術、新成果與多模式的綜合應用。為推動農業生產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托普云農與中國工程院孫九林院士、陳宗懋院士等展開產學研合作,深入研究農業GIS及生長數據模型。
在做好農產品種植管理之外,托普云農還將視野投向了更廣闊的領域,積極打造智慧農業生態圈。
農業大數據體驗中心
秉承“開放、共享、融合、共贏”的理念,截止目前,托普云農已與華為、阿里巴巴等企業在云大數據技術模型方面合作,建立了一個共享的技術生態,與通訊運營商、農資企業共建了為農民服務的服務生態,與海康威視、吉峰農機行業內的企業共創業務生態,發揮所長形成資源互補,與京東等電商品牌企業構建共贏模式的產業生態,打通農產品銷售的zui后一公里。
一二三產融合,打造產業扶貧新模式
近年來,農業經濟飛速發展,農業已不僅取決于農業資源投入的多少,而是取決于現代技術和信息的獲取運用程度。長期致力于為政府和農業企業提供全要素、全流程、全系統和信息化系統與服務的托普云農,也積極利用現有科技成果和新技術對農業進行改造,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生產數字化、管理智能化、銷售品牌化”,亮相展會現場的碭山酥梨,就是由托普云農提供全程數字化溯源提供技術支撐。通過在果園里植入智農化設備,實時接收碭山梨的農事行為和生長數據,并將生長數據與京東進行對接,打造碭山特色的農產品電子商務直營店。
三產融合體驗區
*,農業全產業鏈融合才是互聯網和農業的真正融合。在解決農產品“種的好”、“長得好”的同時,托普云農還積極參與通過數字農業技術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協助政府實現產業扶貧,解決“銷的好”問題。
碭山縣政府聯合托普云農共同推動碭山品牌建設。通過全流程數字化溯源與電子商務進行結合,構建生產標準、監管標準、追溯標準、品質標準。目前已覆蓋18個示范區,通過數字果園模式創新出認購模式。認購3500余棵。已有微店12000多家,共實現近32億銷售額。
從1.0時代的農業精密儀器,到農業物聯網、智慧農業云平臺,再到4.0時代的農業大數據。在互聯網+農業的道路上,托普云農積極推動互聯網與農業的跨界融合。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業信息化進程。